
11月18日股票配资在线公司,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南沙举办。在“对话科学家——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行论坛上,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表示,当前,南沙正探索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的新路子,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区。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据谢伟介绍,南沙地处广深港和广珠澳创新走廊的重要交汇点,科研资源优势非常突出。近年来,南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支撑科创产业的“四梁八柱”。
科技创新“硬实力”持续增强——
依托南沙科学城,南沙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国之重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火”、完成十五运会火种采集重大任务,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项目动工,带动各类先进技术在南沙首试首用、落地生根。
科创企业“新活力”全面迸发——
通过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南沙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近三年年均增长21.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3年增长近11倍,4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如百舸争流,在南沙这片广阔中蓬勃向上。”谢伟说。
创新创业“软环境”不断优化——
南沙大力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R&D投入强度达5.48%。高标准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凭借港科大(广州)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为技术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同时,南沙也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引导企业用好广州产投、创投母基金,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上榜“2025年中国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
加快建设极具增长动能的产业高地
“南沙坚守实体经济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大力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谢伟介绍道。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
南沙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方向转型,落户广汽、华为合作项目华望汽车以及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
南沙成立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枢纽;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
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面——
南沙已形成覆盖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34%。
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方面——
南沙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细胞和基因产业完整生态链,集聚521家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327亿元,全国首例地中海贫血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患者在南沙出舱。
加快打造多元包容活跃的人才高地
据悉,南沙是全省唯一“国际化人才特区”,周边1小时范围内有125所高校院所,超过200万在校大学生,“我们正积极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使用、合作的环境,以海纳百川之势打造人才‘强磁场’。”谢伟表示。
这里有最优的人才政策——
南沙推出全国首个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增量政策——“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全域纳入国家外国人才服务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这里有最快的服务效率——
南沙在全省率先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推动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居受理审核周期大幅压缩一个半月。全市率先实现人才往来港澳签注便利化,近千名重点单位人才享受政策便利。
这里有最好的人才平台——
南沙在全国率先组建“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落地海外高水平大学STEM博士人才驿站总站、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等平台,近三年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年均增长55%,新招收博士后年均增长近40%。
加快建设全球资源配置的开放高地
“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航地之一,深刻传承着千年开放基因。”谢伟表示,当前,南沙正高举开放的大旗,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人才、高端项目。
南沙拥有世界级的港口——
南沙港区建成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开通175条国际航线、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南沙也拥抱国际化的企业——
据介绍,南沙打造的国家级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已与71个国别(地区)建立海外服务网络,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南沙“走出去”,更多的海外企业通过南沙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南沙还具备一流的营商环境——
南沙推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若干措施”等举措,升级“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措施,着力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科学家友好型营商环境。
加快构筑人人心向往之的宜居高地
谢伟表示,南沙生态本底优越,山海连城、蓝绿交织,是广州看海最好的地方。我们正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城市有“颜值”——
南沙集中资源力量建设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公里最美海岸线构筑起靓丽的生态屏障,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位居全市前列,是权威国际组织认证的全球“自然城市”。
园区有“活力”——
南沙正加快补齐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配套短板,持续丰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15分钟生活圈”,打造集工业生产、居住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社区,近年来常住人口增速全市第一,让企业留得住人、专心发展。
民生有“温度”——
目前南沙已建成深中通道南沙联络线等跨珠江口通道,1小时可到达大湾区5大国际机场,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日趋成形。
同时,南沙也加快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推出更多高品质住宅项目,持续优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并向科技家、企业家倾斜,让南沙成为大家“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的理想家园。
“科学家和企业家是南沙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向‘十五五’,南沙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谢伟表示,南沙将坚持“建平台、引人才、优环境、育企业、聚产业”,着力创造一个发展前景无限,适于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茁壮成长的“天池”,让各位科学家、企业家乘风而起、鹏程万里。
南方+记者 任燚
通讯员 南科技宣股票配资在线公司
鼎锋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